在線銀監測儀通過試劑與銀離子的特異性反應實現實時監測,突發故障可能導致檢測中斷、數據異常,需遵循 “先停機保安全、再診斷分類型、后處置驗精度” 的原則,快速定位故障根源并規范處理,最大限度減少對監測工作的影響,保障后續檢測數據可靠。 故障初步診斷與安全停機是處理的首要步驟。當儀器出現報警提示(如顯示屏報錯、指示燈異常閃爍)、數據突變(如數值驟升驟降、長期無變化)或機械異響時,需立即按下緊急停機按鈕,切斷試劑輸送與檢測單元電源,防止試劑泄漏、設備過載或損壞核心部件。停機后,先觀察儀器外觀狀態:檢查試劑管路是否有破裂滲漏、取樣口是否堵塞、比色池是否有液體溢出;查看儀器操作界面的故障代碼或報警信息,初步判斷故障類型(如試劑相關、光學故障、機械故障、電路故障),同時記錄故障發生時間、當時的檢測參數(如水樣流量、環境溫濕度)及異常現象,為后續精準診斷提供依據。 分類型故障處置需針對性開展,聚焦核心問題點。針對試劑相關故障(如試劑耗盡、管路堵塞、試劑變質):先檢查試劑瓶液位,若試劑不足需補充適配試劑(確認試劑在有效期內、無變質);若管路堵塞,需拆卸管路接口,用專用疏通液(與試劑兼容)沖洗管路,或用壓縮空氣輕柔吹掃,疏通后重新連接并檢查密封性;若試劑出現變色、渾濁,需徹底更換新試劑,同時沖洗試劑管路與反應池,避免殘留變質試劑影響后續檢測。針對光學故障(如光源不亮、檢測數據無響應、數值偏差過大):關閉儀器電源后,清潔光學鏡片(用無絨軟布蘸取純水輕擦,避免劃傷),檢查光源與檢測器連接線是否松動,重新插拔接口后開機測試;若光源仍不工作或檢測數據無改善,需更換備用光源(按說明書操作),更換后需進行單點校準驗證。針對機械與電路故障(如蠕動泵不轉、風扇停轉、顯示屏黑屏):檢查供電線路是否松動、電源適配器是否正常,若供電正常仍無響應,需查看蠕動泵泵管是否卡死(清理雜質或更換泵管)、電路接口是否氧化(用酒精棉片清潔接口);若涉及主板、電路板等核心電路部件故障,非專業人員禁止自行拆解,需立即聯系廠家技術人員,提供故障記錄與初步診斷結果,等待專業維修。 故障處置后的精度驗證與系統重啟是保障檢測可靠的關鍵。處理完成后,需按流程逐步重啟儀器:先接通主電源,待儀器完成自檢(無報錯提示)后,進行試劑管路排氣操作,確保管路內無氣泡;隨后用已知濃度的銀標準質控樣品進行檢測,對比檢測結果與標準值的偏差,若偏差在允許范圍內,再進行 3 次平行樣檢測,確認數據重復性達標;若偏差過大,需重新檢查故障處理環節(如管路是否仍有堵塞、光學部件是否清潔到位、試劑是否適配),必要時開展多點校準,直至精度符合要求。重啟后,需讓儀器連續運行 1-2 小時,實時監測數據變化趨勢,觀察是否有異常波動,同時檢查試劑管路、反應池等部件是否運行正常,確保無潛在故障隱患。 故障記錄與預防改進需同步落實,避免故障重復發生。處理完成后,詳細記錄故障處理報告:包括故障類型、診斷過程、處置步驟、更換的部件或試劑信息、精度驗證結果及操作人員,建立故障檔案;針對頻繁出現的故障(如管路反復堵塞、光源易損壞),分析根源(如水樣雜質過多、環境粉塵超標),制定預防措施(如加裝前置過濾裝置、定期清潔儀器周邊環境、縮短易損件更換周期);定期組織維護人員培訓,熟悉常見故障處理流程與應急操作,提升快速響應能力,減少故障處理時間與成本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