硫化物快速檢測測試包通過試劑與硫化物反應生成特征顏色,再與標準比色卡比對確定濃度,顏色比對不準會直接導致檢測結果偏差,無法真實反映水樣中硫化物含量。此類問題多源于比色環境干擾、試劑狀態異常、操作不規范、水樣特性影響及比色卡本身問題,需逐一排查以明確根源。 一、比色環境條件不適宜 比色環境的光線條件是影響顏色判斷的首要因素。若在光線昏暗環境下比對,人眼難以區分顏色深淺差異,易將低濃度顏色誤判為高濃度,或反之;強光直射(如陽光直射、強光臺燈直射)會改變顯色溶液的視覺色調,如強光下紅色可能偏橙、藍色可能偏紫,導致與比色卡顏色無法匹配;有色光環境(如黃色燈光、彩色室內燈)會疊加在顯色溶液顏色上,干擾人眼對真實顏色的感知,例如黃色燈光會使藍色溶液看起來偏綠,破壞顏色比對的準確性。此外,環境背景顏色也會產生影響,若比色時背景為鮮艷顏色(如紅色桌面、藍色墻面),會通過視覺對比效應改變對溶液顏色的判斷,導致比對偏差。 二、試劑狀態異常或使用不當 試劑的有效性與使用方式直接決定顯色效果,進而影響顏色比對。若試劑超過保質期,或儲存不當(如長期暴露在高溫、高濕、強光環境中),會導致試劑活性下降或變質,與硫化物反應生成的顏色深度、色調異常,如顯色偏淺、偏暗或出現異色沉淀,無法與標準比色卡對應;試劑添加順序錯誤或劑量偏差也會引發問題,如未按說明書要求先加試劑 A 再加試劑 B,可能導致反應不充分,顯色不完全;試劑劑量不足會使顯色偏淺,過量則可能導致顏色過深或產生副反應顏色,均無法準確比對。此外,若試劑混合后未充分搖勻,溶液中局部顏色深淺不均,比對時選取的觀察區域顏色不具代表性,也會造成判斷失誤。 三、操作流程不規范 操作環節的細節疏漏會間接影響顏色比對結果。水樣預處理不徹底是常見問題,若水樣渾濁、含有懸浮物或有色物質,會使顯色溶液整體渾濁或帶有底色,遮擋反應生成的特征顏色,人眼無法清晰分辨顏色深淺,導致比對時只能大致判斷,無法精準匹配比色卡;反應時間控制不當同樣關鍵,未按說明書規定時間完成比對,反應不足會使顏色偏淺,反應過度可能因試劑氧化、分解導致顏色加深或變色,例如部分硫化物顯色產物在空氣中放置過久會氧化褪色,此時再與比色卡比對已無意義;比色時溶液溫度異常也會產生影響,若水樣溫度過高或過低,會改變顯色反應速率與產物穩定性,導致顏色色調與比色卡(通常基于室溫條件制作)存在差異,比對時難以找到對應色階。 四、水樣本身特性干擾 水樣的化學特性可能干擾顯色反應,導致顏色比對不準。若水樣 pH 值超出試劑反應要求范圍(多數硫化物檢測試劑需在中性至弱堿性環境反應),過酸會抑制顯色反應,使顏色偏淺,過堿可能導致試劑分解,生成與硫化物無關的異色物質;水樣中若含有高濃度干擾離子(如重金屬離子、氧化性物質),會與檢測試劑發生副反應,例如重金屬離子與試劑生成有色絡合物,氧化性物質會氧化硫化物或顯色產物,改變溶液最終顏色,導致生成的顏色與硫化物濃度不匹配,無法通過比色卡準確判斷;此外,水樣中若含有大量有機物,可能吸附在試劑表面或包裹顯色產物,使顏色呈現不均一狀態,比對時難以確定核心顏色。 五、比色卡本身問題 比色卡的制作與保存問題也可能導致比對不準。若比色卡印刷質量不佳,色階之間顏色差異不明顯、顏色還原度低(如標準紅色偏粉、標準棕色偏黃),會使操作人員無法準確區分相鄰濃度的顏色;比色卡長期使用或保存不當(如反復折疊、暴露在陽光下),會導致顏色褪色、變色,與新配制顯色溶液的顏色差異增大,失去比對參考價值;部分測試包的比色卡色階標注不清晰,或色階對應的濃度范圍間隔過大,例如相鄰色階分別對應 1mg/L 與 5mg/L,若水樣實際濃度為 3mg/L,顯色顏色介于兩者之間,操作人員難以判斷歸屬,只能估算濃度,導致比對結果不準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