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式總氯測定儀是水質檢測中精準測量總氯含量的常用設備,其標準化操作流程是確保檢測結果可靠性的核心保障。操作人員需嚴格遵循規范步驟,避免因操作誤差導致數據偏差。 一、操作前準備是流程的基礎環節 首先需檢查儀器狀態,確認電源連接穩固,開機后顯示屏無報錯信息,預熱 30 分鐘待儀器進入穩定工作狀態。同時核對試劑有效性,查看總氯檢測試劑的保質期與儲存條件,確保試劑未出現渾濁、沉淀或變色等變質現象。準備潔凈的比色管與移液設備,使用前需用蒸餾水沖洗 3 次以上,避免殘留物質干擾檢測。此外,需穿戴防護裝備,包括實驗手套、護目鏡及實驗服,防止試劑接觸皮膚或衣物。 二、樣品處理與測定需嚴格遵循定量操作原則 用移液槍準確移取 10 毫升待測水樣至比色管中,加入指定劑量的顯色劑,立即蓋緊管蓋并顛倒搖勻,確保試劑與水樣充分反應。根據試劑說明控制反應時間,通常需在 25℃±2℃環境下靜置 10-15 分鐘,避免溫度波動影響顯色效果。反應完成后,用無絨布擦拭比色管外壁,去除指紋與水珠,將其放入儀器比色槽內,確保管身垂直且標記線對齊卡槽。選擇對應檢測程序,儀器會自動進行光路校準與吸光度測量,待讀數穩定后記錄數據。 三、操作后處理需兼顧設備維護與安全規范 檢測結束后,將比色管中的廢液倒入專用處理容器,按危險化學品處理標準進行集中處置。比色管與移液槍頭需用稀鹽酸浸泡后再用蒸餾水沖洗,晾干后存放于潔凈容器中。關閉儀器電源前,需確認設備已完成數據存儲,長期不用時應拔掉電源插頭并覆蓋防塵罩。最后清理實驗臺面,將試劑放回指定冷藏柜,記錄儀器使用狀態與檢測數據,確保整個操作流程可追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