鎂快速檢測測試包的存放環(huán)境直接影響試劑穩(wěn)定性與檢測精度,需通過嚴格控制溫濕度、光照、密封性等條件,延緩試劑降解速度,確保測試包在有效期內保持良好性能。存放管理需結合試劑成分特性,制定針對性防護措施。 溫度控制是存放環(huán)境的核心要求。測試包需儲存在 10-30℃的恒溫環(huán)境中,避免溫度劇烈波動(24 小時內波動幅度≤5℃)。高溫會加速顯色劑氧化與酶活性喪失,當環(huán)境溫度超過 35℃時,試劑有效期可能縮短 50% 以上;低溫(<0℃)則可能導致液體試劑凍結破乳,或粉劑試劑吸潮結塊。長期存放建議使用恒溫柜,設定溫度為 20℃±2℃,柜內不同區(qū)域溫差需≤3℃,遠離暖氣、空調出風口等熱源,同時避免放置在冰箱冷凍室或靠近冷源的位置。 濕度管理需防止試劑吸潮變質。存放環(huán)境相對濕度需控制在 30%-60%,濕度過高(>70%)會導致粉劑試劑潮解、片劑崩解,液體試劑瓶內壁產生冷凝水稀釋成分;濕度過低(<20%)可能使某些膠體試劑脫水硬化。可在存放容器內放置硅膠干燥劑(每月更換一次),并使用濕度計實時監(jiān)測,當濕度超出范圍時,通過除濕機或加濕裝置調節(jié)。測試包開封后,剩余試劑需裝入密封袋并擠出空氣,配合干燥劑單獨存放,避免與未開封試劑交叉影響。 光照防護需避免紫外線與強光直射。試劑中的顯色基團(如偶氮類化合物)對紫外線敏感,長期暴露會發(fā)生光解反應,導致顯色能力下降。存放位置需選擇陰暗處,遠離窗戶、日光燈管等光源,必要時使用遮光柜或不透光包裝盒。測試包外包裝應保持完整,避免拆除遮光層,短期取用后需立即放回避光環(huán)境,單次暴露在自然光下的時間不宜超過 10 分鐘,熒光燈下的累計存放時間需控制在 100 小時以內。 密封性與污染防控需嚴格執(zhí)行。存放容器(如試劑柜、密封盒)需具備良好密閉性,防止外界灰塵、腐蝕性氣體(如二氧化硫、氨氣)侵入,與其他化學試劑分開存放,尤其避免與酸性、堿性物質同柜,防止揮發(fā)成分相互作用。測試包需直立放置,避免傾倒導致試劑泄漏或片劑移位,包裝盒內的緩沖材料需保持完好,減少運輸或取用時的振動沖擊。定期檢查包裝完整性,若發(fā)現試劑瓶破損、封口松動或鋁箔袋漏氣,需立即隔離處理,不可繼續(xù)使用。 空間與擺放規(guī)范需保障取用安全。存放區(qū)域需干燥、通風良好,無直接通風氣流吹掃,試劑柜內預留 10% 以上的空間用于空氣循環(huán)。測試包需按生產批次與有效期分區(qū)擺放,遵循 “先進先出” 原則,距地面、墻面、頂面的距離均≥10cm,避免接觸柜體冷凝水。禁止堆疊過重物品壓迫測試包,防止包裝變形導致密封失效,取用過程中需輕拿輕放,避免劇烈晃動引發(fā)試劑分層或沉淀。 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與應急措施需形成制度。每日記錄存放環(huán)境的溫濕度數據,當出現異常(如溫度>32℃持續(xù) 2 小時)時,需轉移測試包至備用恒溫環(huán)境,并評估對試劑性能的影響。每季度隨機抽取同批次測試包,通過標準溶液驗證檢測準確性,若相對偏差超過 15%,需整批重新評估有效期。長期存放(超過 6 個月)的測試包,需縮短驗證周期至每月一次,確保其仍能滿足檢測要求。 通過滿足上述存放環(huán)境要求,鎂快速檢測測試包的有效期可得到有效保障,在開封前的穩(wěn)定性延長至 12-18 個月,開封后剩余試劑的使用時間可維持 1-2 個月,檢測誤差控制在 ±10% 以內,為水中鎂離子的快速檢測提供可靠的試劑基礎。
|